找到相关内容26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僧才之培养

    由于教法兴盛,僧徒们有反求实践的倾向,个个都倾向于参究力行。同时,禅寺中并不是完全拋弃了闻思慧,因为禅堂内有寺中的住持、首座、堂主们,随时随地指导清众,每天有定时的开示,对于学者 [P145] 行为...大体与宗喀巴相近,也是以信戒为基,以闻思慧为中心的。可惜大师之理想,至今从未实现,而只是一些补习教育。虽有不少学僧,多少能为佛教而尽力,但不够清净严肃,不易达成整建僧团,引导信众的目标。就是对于教理的...

    印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1044410.html
  • 三学一体的教育理念

    差别的。  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,听来的,看来的,要经过思考。也就是闻慧、思慧、修慧。闻,可以增加我们的智慧;有很多学生,功课不好,肇因于不会思考,全凭强记,所以除了记还要思;将这些道理思虑成为观念。口而诵、心而惟、身而行,这个就是闻慧、思慧、修慧,这些理念和方法从小就要启发、培育。  三学一体的理念  “中学为体、佛法为根、世学为用”三学是一体,不能分开,分开了就不完整。现在的教育也讲...

    惟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2146004.html
  • 了义不了义的抉择

    成就思慧思慧阶段,应该是“依了义不依不了义”。接著,进入修慧之时,已从散心而入定意,能于定中观察、抉择诸法实相。其所依的标准是:“依智不依识”。也即是说...

    超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40469901.html
  • 净土宗高僧海山法师

    思慧(由闻慧进入思慧,方获实益)。孔圣人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只有通过思维,明理贯通,真正懂得缘起性空,性空缘起这一根本道理后,方知娑婆世界是缘起性空,极乐世界也是缘起性空。  一切正报与...

    陈毅然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22579516.html
  • 集量论略解(之二)

    就是窥基法师《成唯识论述记》中的“多说唯以禅定为相应”。“不杂师长言教分别”,咱们知道,修习禅定者,在没有得定的时候,是靠闻慧、思慧来分别教义的异同,这时所缘虑的是共相,得定之后,是靠修慧来缘虑自相,离开了闻慧、思慧对教义的分别,所以是现量。“师长言教分别”就是因老师教而使得你听到的,就是闻慧、思慧,“不杂”就是不要把老师教给你的搀杂进去。在《因明正理门论》中怎么说瑜伽现量呢?说,“诸修定者离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53838348.html
  • 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新注(一)

    、实相三种;若从智慧言,此有闻慧、思慧、修慧三种(修慧中又有加行、根本、后得三无分别智)。《解深密经?地波罗蜜多品》释尊说智慧有世俗谛慧、胜义谛慧、饶益有情慧三种。  一般依于圣教经典读诵,或依于大善...思慧”;学佛之人将思慧运用于修行中,以指导生活,也就是把缘起如幻法上的二无我理运用到视听言动的日常生活中,以达到念念无住,步步离相,这就是“修慧”。修慧中照了因果法相,不堕空边的智慧,名为“观照般若”...

    唐思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61339739.html
  • 徐文明著:王安石与佛禅(六)

    不可执,当念念常修,得闻慧、思慧、修慧。佛教认为,诸法变化的过程呈现出生、住、灭三相(亦作生、住、异、灭四相),生即产生,灭即结束,住为中间相对稳定的阶段,于此三相,不可执著,当观察思维,于变化中得见不变不动之实相。佛教又将智慧分为三种,即闻慧、思慧、修慧,闻慧即从音声见闻入道,为初级智慧,思慧即经思维而得,为较高智慧,修慧即从修行实证而得,为根本智、后得智,是最高的智慧。   佛教本身包含着自我...

    徐文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4741919.html
  • 佛教中的“多闻”概念─佛学与学佛问题的展开

    指出得到智慧的人,仍然须要“依他多闻”。又说明只有通过外闻与内在的“如理作意”的双重努力,才能产生正见。《毗婆沙论》对这种区分,有进一步的诠译,那就是三慧的概念。所谓三慧指的是“闻慧、思慧、修慧”。(注...论》于第二十三卷,对此再作解释云:“从闻生者是闻慧……若受持读诵思惟观察十二部经,是闻慧。” (注 34)  至于闻慧与其他二慧的关系,《论》中也有讨论: 依此闻慧、次生思慧、依此思慧、次生...

    冉云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3245390.html
  • 印顺导师止观开示之特色── 吕胜强 美东同净兰若

     依多闻熏习而成就闻慧,是修学佛法的第一步骤;其次、就是对于所闻的佛法,加以思惟抉择。思慧,已不再重视名言章句的闻慧,而是进入抉择义理的阶段了。这在四预流支,即如理思惟;衡以四依,则应依了义不依不了义。(《学佛三要》p.185)   思慧--如理思惟,作深密的思考,达到更深的悟解。从情意方面说,这是经思考而立意去实现,所以正志是“分别、自决、意解、计数、立意”。思慧不仅是...

    吕胜强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1654795.html
  • 继承批判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

    有九项:1)学佛以人间正行为本;2)扬弃鬼化、神化的佛教;3)重视原始佛教;4)特重中观思想;5)强调闻思慧的基础地位;6)佛法是真俗无碍的;7)融贯大小乘;8)强调僧俗平等;9)开展适应新时代的新...上,印顺法师表示,自己“对空宗的根本大义,确有广泛的同情”。[81]李老师在此点受印顺法师的影响尤深:中观见为修禅的基础,这一看法在现代禅的著作中俯拾可见。[82]  五,强调闻思慧的基础地位。印顺...

    温金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35755702.html